时间:2025年4月29日14:30-16:00
地点:慎思楼3栋405
主办单位: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2025年第2场)
主讲人:张亮
主讲人简介:张亮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IEEE会员、ACM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服务计算专委会委员、协同计算专委会委员,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可信智能系统专委会副主任、上海市物联网专委会、协同与服务计算专委会、数据库专委会委员。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系统类课程群建设负责人。研究工作涉及多媒体数据管理、XML数据管理、数字图书馆、Web服务和业务流程管理BPM。近年来主要研究方向包括BPM的长尾型变化管理、人-机-物协同服务计算、支持即时虚拟组织的流程协作、可持续性发展的多方共赢跨组织流程协作。现任ICSOC Steering Committee委员,中国业务过程管理大会指导委员会成员,曾任ICSOC 2013程序委员会联合主席、ICSOC 2012联合总主席、首届中国业务过程大会CBPM的程序委员会联合主席、中国数据库大会NDBC 2011的程序委员会联合主席。其研究工作曾受到中国自然科学基金、973、863、国家重点研发等项目的资助。
内容简介:业务流程极易发生长尾变化(LTC),即某些长尾业务事件(LBE)的牛鞭效应。COVID-19 和防疫政策对所有业务领域的无尽影响就是 LBE 的一个代表性例子。处理长尾业务事件的棘手之处在于,长尾业务事件造成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不可预测且形式多样,必须立即做出响应,这就对长尾业务事件发生时业务流程的灵活性和合规性提出了独特的技术挑战。本文提出了一个应对 LTC 的敏捷框架。该框架遵循 “关注点分离 ”原则,通过将对 LTCs 的适应制定为三个代理的合作来解决冲突,即前线代理根据具体情况,通过使用特定领域的语言为流程模型添加可执行注释来适应行为;后端代理支持各种设施,如第三方 API,并强制执行、 后端支持各种设施,如第三方应用程序接口(API),并在功能和非功能约束方面为所有前线执行业务合规性基线;工具箱根据这些约束验证调整后的流程模型,并在模型和/或实例级别执行调整。我们通过案例研究展示了拟议框架的适应性、敏捷性和可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