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眼TV-华龙网讯(通讯员 任江林)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八极拳学练活动在重庆三峡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蓝雾苑小广场举行,同学们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传承非遗,了解健身方法,受到广泛好评。这是近年来学校拓宽渠道,优化路径,创新形式,促进心理育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开展八极拳学练活动,以德育心。学校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坚持问题导向,引导学生有精度
坚持“健康第一”理念,将心理健康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配齐心理教师,添置物资设备,装修心理中心,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成立心理健康教研室。在新生报到处设心理健康咨询台,新生入学教育中普及心理知识。通过心理普测、查阅档案、走访寝室、谈心谈话、家访等,掌握心理状况,建立信息台账,做到心中有数。开通24小时热线,假期提供线上服务,采取个体、团体、电话、网络等形式,满足学生多种咨询需求。心理教师深入学生班级,围绕情绪管理、挫折应对、学业倦怠缓解等开展辅导。
针对学生压力源,以“情绪解压三步法”为切入点,通过案例分析、互动问答等形式,引导学生识别情绪信号,掌握深呼吸正念冥想、情绪日记、艺术表达法等科学减压技巧。针对学业压力导致的倦怠情绪,提出“目标分解法”与“兴趣激活策略”,鼓励学生从微小进步中积累成就感,增强学习动力。学校被授予重庆市立德树人特色项目实践研究基地、重庆市普通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举行新生心理知识讲座,以智慧心。学校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落实三全育人,关爱学生有温度
加强党建引领,以“峡江学工·育人先锋”党建品牌创建和重庆市样板支部培育为牵引,开展“峡江春雨•德润心田”“峡江心雨•护航成长”“峡江时雨•育梦同行”三大特色活动,家校协同,教学互动,打造二级心理工作站17个,辅导员工作室5个,获批重庆市“十大育人”精品项目。深化医校合作,采取家校共育直播间、家长会、家访、给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增强育人合力。
各班设心理委员和信息员,开展培训认证和评比表彰,深化朋辈互助,3名学生获评全国百佳心理委员,2人入选《全国百名心理委员风采展》,学校当选为全国高校心理委员研究协作组理事单位。学校领导联系学生班级、寝室和社团,中层干部联系学生,机关处室联系学生班级,开展校领导与学生“面对面”座谈会、节日慰问、优秀学生励志成才报告会、学长学姐面对面、观看励志电影、读书分享会等活动,营造积极健康温暖的校园心理文化。学校获评重庆市社会心理学会十年贡献奖、重庆市心理健康教育优秀咨询中心、重庆市学生资助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平安校园。
举行心理健康操比赛,以体强心。学校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实现特色发展,成就学生有厚度
打通服务学生“最后一公里”,在学生社区开展学练太极拳、八段锦、健美操、心理健康操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举行积极情绪探索、人际沟通、恋爱指导、自信心培养等专题辅导。“温暖你的公寓时光”被重庆市社会心理学会评为特色活动项目,学校获评重庆高校公寓管理星级校园、全国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优秀案例。
依托基于应激-素质模型的心理健康教育大数据平台,开展动态监测,获批重庆市教育综合改革第十批试点项目。连续举办二十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开展心理讲座、知识竞赛、手抄报、心理情景剧、主题征文、心理成长论坛、“捕捉幸福的模样”视觉碎片征集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
开展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以美润心。学校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心理教育,探索园艺疗愈、艺术疗愈、叙事疗愈等新路径,通过舞动身心、音乐熏陶、情绪涂鸦、冥想静心、曼陀罗绘画、OH卡自我探索、石膏娃娃绘画、雨伞DIY等方式,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学生原创心理情景剧获重庆市三等奖、全国高校心理情景剧百佳剧目和现场展演二等奖,其案例入选教育部2025年度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典型案例。